当前位置:

【视频】十一年旱田终饮水库水 洋泉灌区焕新润良田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欢 编辑:源源 2025-07-19 18:39:53
—分享—

常宁市洋泉水库灌区经过系列水利工程改造,曾因渠道老化停水十一年的板桥樟塘支渠合塘、丫田村片区,在今年两轮抗旱放水中实现“首日通水、当日到田”!汩汩清水流进干涸已久的稻田,带来丰收希望,重现水润生机。

水渠通水 (3).jpg

走进板桥镇丫田村,连片稻田里,清澈的渠水正沿着新修缮的渠道欢快流淌,穿过田埂,浸润着干裂的土壤。村民李桂金正用抽水机将渠道里的水抽到不远处的农田里,看着盼了十一年的清水漫过田垄,滋润着嗷嗷待哺的禾苗,脸上满是笑意。

种粮大户李桂金说:“水一到,就有希望,我们就都有点收入,种下来了,自己也有点收入,也高兴。”

水渠通水 (4).jpg

这片让村民牵挂的土地,曾因洋泉灌区右干渠老化失修陷入困境。作为省重点中型水库,洋泉水库及右干渠自1972年投用以来,滋养着灌区十余万亩农田,但运行逾五十载后,渠道老化、淤塞、渗漏等问题日益严重,板桥樟塘支渠更是因险工险段多、输水能力弱,连续十一年无法正常供水,合塘、丫田村的三千亩农田一度陷入"有水引不来、灌溉靠天等"的困境。

丫田村支部书记卢贵生说:“当时这个灌溉问题都是从下游,落差有十多米抽上来的水,才能解决灌溉的问题。”

转机始于2020年。湖南省水利厅启动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二期项目。2023年,项目陆续对右干渠的板桥断裂渡槽、放水涵闸等进行防汛加固;去年冬季起,又分段对排查出的隐患集中除险,累计完成26公里渠道清淤扫障,修复12处水毁垮方,让老旧渠道重焕生机。

水渠通水 (14).jpg

丫田村支部书记卢贵生说:“目前,丫田村种粮大户今年都是种双季稻,和往年不一样,往年只能是种单季稻,因为没有水,只能是靠天下雨,现在不一样了,这个渠道已经修好了,水可以放到我们丫田村田里面来了。”

今年7月抗旱关键期,洋泉水库先后启动两轮放水。为确保水流精准直达合塘、丫田村,工作人员提前巡查清障、关闭上游放水涵闸,将干渠大流量集中压送板桥渡槽,并协调沿途村镇组织劳力沿渠清障,最终通过精准调控渡槽出口节制闸,实现了“水流即到田”的高效输水目标。

水渠通水 (6).jpg

洋泉水库总支委员工会主席孙永诚说:“在常宁市水利局指导综合调度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洋泉灌区渠道保畅通上,修好了断裂渡槽、泄洪闸、放水涵闸、管护站房等;在高温抗旱期间,我们一班人齐心协力把有限的水压送到十一年没吃到洋泉水库的板桥镇丫田村农田,确保洋泉灌区大部分农田增收保产。”

如今,沿着洋泉灌区的渠道望去,水流所至,禾苗茁壮,村民忙碌的身影与潺潺水声交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新图景。


记 者:何欢

编 辑:李政民

二 审:袁丹

三 审:胡敏 刘阳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投稿邮箱:XMT19176751553@163.com

二维码改 (2).jpg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下载“大义常宁”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欢

编辑:源源

本文链接:https://www.cnxww.cn/content/646941/53/1513983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