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常宁之最】常宁一翰林——王良弼

编辑:redcloud 2012-06-06 11:16:29
时刻新闻
—分享—

  王良弼(1852—1920),原名安邦,字荩宣,祖籍桐黄乡黄家桥,在科举时代获得了翰林之职。

  他生长在书香世第的中小地主家庭,从小体格强健,聪慧过人。5岁入私塾,10岁能作文章。他善于博学强记,融贯经史。清光绪七年(1882年),他曾在长沙岳麓书院经堂肆业,得选优贡,由提督学政从全省在学生员中挑选保送入京参与光绪八年(1897年)的朝考,被选授湖南兴宁(资兴)县代理教渝,后调城步代理县学训导。

  清光绪十年(1885年),王良弼乡试得中,成为举人。光绪十七年(1892年),他进京殿试,被礼部录取为进士,此后,再试于保和殿,又名列前茅,授翰林院庶吉士,即点翰林。

  王良弼在翰林院肆业三年,散馆考试后,没能留在那里纂修国史,而是内用作刑部主事,充任山西司主稿。光绪十九年(1904年),他以道员外用,分发广东,开始,总办全省学务,亲赴各地巡视,解决许多老大难问题。博得上司的赏识和信任,于是,便兼任总办全省水陆巡防营务,兼缉捕总局。

  光绪二十二年(1907年)8、9月间,钦州、廉州爆发了武装起义,清军会同地方武装实行血腥镇压,俘获起义的领导人刘渊明,王良弼采用多种方式,分别对待,后论功行赏,赞扬他“运筹决策,悉协机宜”,向朝庭奏请记功。尔后,他又代理高雷阳兵备道。由于王良弼在广东的功绩卓越,两广总督袁湘潭赏识他的才干,特向朝廷启奏,称他“才具谏达,品识深沉,学向渊通,规模宏远,请加头品顶戴,任广肇罗分巡道。”直至辛亥革命,才罢官回乡。

  他在广东为官司7年,身居要职,而生活括淡,不嗜烟酒,不置姬妾,对所经过郡县的山川、险要、金石、古迹,或人物乡贤、流寓,评加纪录,勤加思考。回县后,先后四次主讲双蹲书院几十余年。废科举后,又倡建合江学堂,灌输新学,对桑梓文化教育事业做了一定贡献。以后,他又闭门整理著述,计有《湘山文集》、《湘山诗集》等11种、共164卷,但均未会梓,尽皆散失。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