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瑶乡脱贫攻坚一线故事①|茶叶上建起的“绿色银行”

来源:衡阳日报 作者:易成章 彭斌 编辑:redcloud 2017-06-03 11:45:10
时刻新闻
—分享—

  5月的阳光下,我市塔山瑶族乡狮园村一片静谧,但生机盎然。

  41岁的何万忠远望着杂乱的工地和新辟茶园,忐忑不安和踌躇满志的情绪在他心间交错激荡。

  他身后一栋名为“凌云山庄”的六层楼建筑,今年才拔地而起,5月初迎来试营业,集餐饮、住宿、培训、户外拓展等于一体。

正在茶山采茶的塔山茶农

  何万忠是常宁天堂塔山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的主业就是茶产业,两年来发展势头颇顺。打造凌云山庄是他推进“茶旅休闲”长远计划的一部分。尽管前来狮园村的游客逐年增多,但季节性太明显,且何时能达到理想状况尚未可知,何万忠也不免有些担心。另一方面,借助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东风,他又对计划的前景满怀期待。

  两年前,带着回报家乡的情怀,何万忠回到狮园村开始新的事业。

  事实上,在外辗转打拼20余年,何万忠本已事业有成。但他总放不下一个执念——怎样才能帮助乡亲们也脱贫致富?

  “那些年每次回家,总是发现家乡变化不大,大部分的乡亲生活清苦。”何万忠最初的念头是做土特产生意,帮大家把塔山特有的土特产销出去,增加收入。

  在与塔山瑶族乡党委书记彭小冬一次长谈后,他最终决定从茶叶起步,因为“茶叶能影响的人更多,效益也更长远”。

  彼时的瑶乡有茶叶种植和制作的传统,但多年都停留在很低级的阶段。状况是,“有一些老茶园,有几个老茶厂,但规模和档次都上不了台面”。

  2015年,天堂塔山合作社成立。创业之初,合作社包括何万忠在内仅有6人,茶园不过百余亩。

塔山茶农正在茶园修建茶林

  如今,通过租用、复垦改造和新辟等方式,合作社拥有的茶园面积已经达到2100亩,成为湖南省扶贫产业项目。入户社员也有281户规模,如果算上常年销售茶叶的农户,则达到728户,覆盖狮园、鳌头和下阳三个村。

  合作社给入社农户带来的效益是直接而迅速的。

  77岁的鳌头村村民吴石头去年带着7亩茶园入社。在此之前,他需要自己打理茶园,但是毕竟年老精力有限,加上自己制作的茶叶质量不佳,很难卖出好价钱。一年下来,收入无几,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户。

  入社后,他算了一笔账:茶园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干活有务工收入,加上摘茶、卖茶,“一年能有1万多块钱,忙活的时间加起来就三四个月”。

茶农们将新采摘的茶叶售卖给合作社

  从合作社得到收益最多的则数狮园村村民刘宗任。他在合作社有茶园10多亩,自己是一名管理人员,妻子在茶厂当制茶工人,一年的收入加起来有6万多元。刘宗任家不仅摘掉“穷帽”,还建起新房,买了一台农用车闲暇时跑运输。

  何万忠透露,入户社员通过务工、摘茶、卖茶等方式,大多一年能有两三万元的收入。最多的时候,社员中有106户410人是贫困户。截至去年底,这些人绝大部分已经脱贫。

  他的愿望是,合作社里所有的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这一切的前提,是合作社能越来越兴旺,提高茶叶的品质,打开销路。

  事实上,正如天堂塔山合作社折射的现状,茶产业目前也是塔山瑶族乡脱贫攻坚最主要的产业之一,合作社犹如在茶叶上建起的“绿色银行”。茶产业兴,则村民们在“绿色银行”里就会有取之不尽的财富。

  一组统计数据显示,该乡近两年新辟有机茶园1.5万亩,复垦和改造老茶园8000亩,因这个产业而人均增收1000余元。

来源:衡阳日报

作者:易成章 彭斌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