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胡国富:主动退贫,力争自主脱贫

作者:曹莉娜 编辑:redcloud 2017-07-11 08:46:38
—分享—

  红网常宁市分站7月10日讯(曹莉娜)贫困地区,“等靠要”“我穷我有理”“我穷我怕谁”一度成为贫困群众的流行时尚,而在洋泉镇祁元村,有这样一户村民,他符合贫困户的基本条件,但他却偏偏不想当这个贫困户,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他认为当贫困户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而且有的人家比他更贫困,他退出贫困户,国家政策可以照顾更多的贫困人家。

  胡国富虽然右手残疾,没有了劳动能力,却不等不靠,自学养蜂技术,用辛勤的汗水铺就一条致富路,他坚信,只要勤劳,就能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他的名字叫胡国富,他不争当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努力勤劳致富的精神,受到当地乡亲们交口称赞。

  胡国富的家,是80年代常见的那种土坯房,坐落在偏僻的大山里,就像一位沧桑的老人,但里里外外都打扫的很干净,连门口摆放的柴都码的整整齐齐,房子虽然破旧,却温馨舒适。初见胡国富,他正揭开箱子,聚精会神的观察着他的蜜蜂,丝毫看不出他的右手残疾。

  在1993年以前,胡国富在一家矿厂上班,妻子勤劳贤惠,两个儿子懂事乖巧,在村里也算得上生活宽裕,家庭幸福。然后,就在那年,胡国富在一次采矿时出了意外,右手被机械压成粉碎性骨折,落下残疾,在失去劳动力的同时还让家里负债累累,随着两个儿子长大升学,家里越来越困难,生活重担全部压在妻子吴凤娇的身上。在刚受伤的那两年,胡国富也消沉过,但是在妻子的安慰和鼓励下很快振作了起来。他申请贷款先后办过矿、卖过南杂,都因当时经济形势不好,血本无归。后来,为了稳妥,他又当过工厂库管,做过流水线,最困难的时候,妻子吴凤娇发1020元工资,两口子只能留下20块钱当生活费,其他的都得寄回家。

  尽管日子过的艰辛,但是胡国富和妻子一直用自己的勤劳,供两个儿子上完学,让老母亲衣食无忧。直到2007年,母亲生病生活不能自理,两口子只能回家照顾老人。这一下,儿子要学费,老人要医治,家里又陷入困境。村里鉴于他家情况特殊,便给了低保指标。当时拿低保补贴时,胡国富一家还觉得特别愧疚。可是光靠政府补贴也不行啊,为了改变困境,胡国富开始谋路子,想来想去,看着这四面环山,空气清新的高山环境,胡国富眼睛一亮:养蜂!对!养蜂不仅投资小,收益大,又属于稳固性产业,而且祁元村生态环境好,漫山的野花,产的蜜不仅无添加,还是纯野生蜂蜜,这让胡国富欣喜不已。没有技术,他就一遍遍看书,一步步摸索,现如今说起养蜂的门道,胡国富俨然是半个专家了。目前,胡国富养了26箱蜜蜂,一年能给他带来六千余元的收入。除了养蜂,胡国富还和妻子种植高山茶,钻研技术,提高茶叶品质,来增加家庭收入。

  提起退出贫困户这个做法,胡国富不以为然:“以前,因为两个孩子要上学,家里老人又病重,村里才把我家建档立卡为贫困户,现在儿子已经毕业了,没有了其他负担,我们两个人完全能靠自己的双手过日子,干嘛还要成为政府的负担!”他指着破旧的房子说:“人,生活穷点没关系,就怕穷了志气,那就看不到任何希望了。”

  说起胡国富,村委会主任露出几分赞许:“他在我们村确实挺贫困,但是他一家子人勤劳、勤奋,认为当贫困户不是什么光荣的事,主动退出贫困户,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勤劳致富,这种精神让我很佩服。”

  汗水酿蜜蜜更甜,为了改变贫困面貌,胡国富克服右手残疾的困难和不懂技术的困惑,自主钻研养蜂技术,从最初的三五箱蜜蜂,到如今的近三十箱,他用行动证明着,只要勤劳肯吃苦,日子终究会越过越好。

作者:曹莉娜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