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默默的金铃子——记常宁二中语文教师雷金莲

作者:刘泽平 编辑:redcloud 2018-09-26 09:09:29
—分享—

  “金铃子是谁?”有同事在问。

  “金铃子是谁?”作文课后,常宁二中2015届高中新生在问。

  他们只看到金铃子写的文章,都不知道金铃子是谁。

  从踏入师范大门的那一天起,金铃子早就是她的笔名,后来成为她的QQ名,微信名,但实际上,她的真名特俗:姓雷,名金莲。

  姓名只是一个人的符号,追求才是一个人的灵魂,她想拥有“金”的质地,“铃”的声誉,因而起了笔名“金铃子”。

  从教24年来,她怀揣着这个梦想,不断挖掘自身潜能,超越自我。

  从小学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高三

  1994年9月,她成为大堡乡中心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该校教师不足20人,她是唯一的女教师。

  正如她师范的同学调侃的一样:她就是为当孩子王而生的,没有任何不适应,她爱上了那群拖着鼻涕,穿着分不清颜色的衣服,趿着塑料凉鞋的孩子,课上课下都和孩子们泡在一起。可是,刚入学的孩子因为贪玩脱裤子不熟练,大小便都拉在身上,有时一天赶上几起类似事件,18岁的她不管男厕还是女厕都冲进去帮着孩子们清洗。后来,她准备好五六条新裤子放在办公室,以防备孩子们脏得没裤子穿。

  她教孩子们画画、唱歌、钉纽扣、读拼音、扫地,给孩子们讲童话故事,鼓励孩子们勇敢地表达自己,帮助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她使出浑身解数,一心扑在孩子身上,仿佛每天的太阳是为孩子们升起,又为孩子们落下。

  两年后,她回到家乡新河镇中心小学接着教三年级,依然变着法子让学生在她的课堂里说起来,动起来。不久,有家长向校长告状:“这个老师会耽误孩子!”但一期下来,这些孩子个个活泼开朗,能说会道,还会独立主持各种班集体活动,期末考试成绩也领先于同类班次,又有家长暗地里想把自家孩子换到这个班来。

  在小学待了六年,除了成绩遥遥领先,她还参加了市局举行的各种比赛,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有二十多本。一位老领导偶尔听了她的课,回到家里跟妻子感叹:“想不到乡村小学竟有这样出色的老师!”在宜阳小学录课,一位谭姓的负责人直言:“考虑到宜小来任教吗?”

  她似乎在外界很受待见,可是她在学校的评优评先各种表彰从来没有名字。就连有一次,她辅导一位女生参加市里的舞蹈比赛,整整一个月,星期天都没回家,可是比赛那一天,她坐在观众席上听到主持人念到这个获得大赛一等奖的学生的指导老师竟是同校另外一个人,她莫名其妙了很久,最终释然,因为从教的父亲告诉她:“教师是门良心事业,只要对学生负责,不问荣誉!”

  “对学生负责”,秉承着这个理念,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又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1998年至2007年间,她通过自考方式先后取得了汉语言文学专科和本科学历。

  2004年暑期全市教师业务考试评比中,她获得“全市百名优秀教师”的嘉奖。不久,又通过笔试面试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常宁市培元中学任教,同年年底,她撰写的“教育心得”在《湖南教育》第18期发表。2008年暑期全市高中语文教师业务考试,她又以132分(总分150分)的成绩进入常宁市二中高中部。

  回到原先任教过的新河镇中心初中做客,同事们说:“你真有两把刷子!”

  2018年高考,常宁二中本一本二上线人数史无前例,作为这届高三团队的一份子,她比任何人都高兴,因为作为曾经的小学教师,她已经有能力将本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带到名列前茅,绝对不会拖后腿。

  从满意率不合格到满意率百分百

  初进高中部,她是自卑的,在2008年8月31日的日记中,她写道:“我竟然成了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接过这份幸运,我竟如此惶恐不安,我能胜任这份工作吗?”第二天就要上课,她立马跑到书店,买齐了高一第一学期的所有教辅书,回到家里开始备课。

  为了上好这节课,她从中饭后一直坐到晚上九点,改了不知多少遍,自认为可以了才工工整整地抄在教案本上,第二天上课下来,她还是因为太过紧张,汗水湿透衣背。

  从那一天起,备课、上课似乎成为她生活的全部,她想:“只要努力付出,总会有收获。”果然,那期期末联考,常宁二中的语文成绩超兄弟学校,她教的班又在本校同类班级中遥遥领先。

  但是,在2008年度400多人参加的全校职工大会上,她被告知:满意率不合格,且低到让她怀疑自己的人品。

  教学成绩好学生却不满意,这是为什么?是教学方法不对,还是教育方式不对?辗转难眠了几个夜晚之后,她决定先了解高中生心理。

  第二天,她跑到新华书店买来《心理学一本通》,厚达492页,她一页一页地啃,做笔记,可是啃到快一半时,她发现这本书对了解高中生心理并无帮助,又买来专为高中生主办的文学杂志《青春风》等,想通过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心理。最终,她找到了学生对自己不满意的原因:专注于上课而忘了和学生交流。直到这里,她才明白教书育人的真正含义:“教,只是知识的传授,而育,需要心灵的沟通。”

  寒假开学后,她不再一走进教室就讲课,而是设置“课前五分钟”,让同学们轮流到讲台上分享故事与感悟。课外,她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需要,及时改进教学方式。一期下来,有学生悄悄告诉她:“以前你的口头禅是‘我觉得噢’,现在是‘你们认为呢’,听起来不一样!”

  在小学任教时就有同事告诉她:“教师也是一门吃青春饭的职业,特别是女教师,过了40岁就讨学生嫌了。”可在二中有很多教师年过五十,不分男女,不仅教学成绩好,还是学生心目中的男神女神。进入高中第二学期开始,她又当起了这些老师的旁听生,每堂课都认认真真地做好笔记,写好心得体会。

  进入高中的第二年,她的满意率依然没有达到规定的85%,但她惊喜万分,因为比起第一年进步了不少,此后连续四年,她的学生满意率一年比一年高,终于在第六年,她的满意率达到了100%,老教研室主任向她祝贺:“小雷,从满意率低到100%,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回到家里,她望着堆成小山的教案本和听课笔记本,还有数不清的教学心得纸片,长嘘了一口气:“六年的艰辛,终于完成了向优秀高中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沉寂十四年到两个月的喷发

  在耒阳师范读书时,她是同届校友中小有名气的“文学才女”,曾在校报和《中师报》上发表过一些文章,毕业时,她说要以文章扬名。

  进入二中之前,她还是教育局下了聘书的特约通讯员。

  在二中14年,她只执念于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能向期待的友人交出一篇文学作品,哪怕是一首短诗。

  但就在今年七至八月间,她用微信公众号连续推出了十几篇原创文章,而且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她推出的文章有《过客》、《父亲的高度》、《你有没有一点点》、《星空作证》等,每篇都在千字以上,每篇都与学生或学校有关,原来十四年不过是个沉淀,终于到了喷发的时刻。

  最近,她推出一篇《再三叮咛,致即将步入大学的你》,专为2018届高中毕业生量身创作,呕心沥血,是严师的关切,更是慈母的嘱咐,既牢记为人师的使命,又彰显了她的文学才华。

  已步入不惑之年的她又将有怎样的超越?我们拭目以待。

  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是像千万个奋斗在一线的教师一样,日复一日,默默付出,不言荣誉,不求回报。只想做一个受人尊敬的老师,但一个人将自己热爱的事业做到纯粹,做到执念,便让人心生敬仰。

  正如她的公众号——默默的金铃子,想要“金”的质地,“铃”的声誉,却只把它当作一生的追求,不求闻达,这才是一种高贵的优雅。

作者:刘泽平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