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精准“开方”拔穷根 白沙起舞展新姿

来源:衡阳日报 作者:张闽 谭晓波 贺林贵 编辑:redcloud 2019-04-08 16:30:23
时刻新闻
—分享—

副标题:——常宁市白沙镇脱贫攻坚纪实

  毘帽峰牡丹花吸引众多游客观光旅游

  毘帽峰村村容村貌华丽蝶变

  后盾单位工作人员给弥猴桃套袋

  拿到售梨款,杜西村贫困户喜笑颜开

  关坪村牡丹芍药种植基地已成规模

  杜西村甜高粱试验种植田

  ■本报记者 张 闽 谭晓波 通讯员 贺林贵

  白沙黄牛、无渣生姜、牡丹芍药、猕猴桃等产业基地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起绿色发展的链条;贫困户以土地等资源资产入股,喜收分红“大礼包”;宽敞整洁的水泥路、光纤网络进村入户,乡村颜值不断“刷新”……4月1日,记者在常宁市白沙镇,惊喜地发现脱贫攻坚的如椽大笔,已经描绘出一幅村美民富的新画卷。

  近年来,白沙镇上下将精准扶贫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不断探索营造大扶贫格局,有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推行惠民政策,逐步走出了一条扶贫新路。

  白沙镇是常宁市的一个偏远乡镇,2014年该镇共识别省级贫困村2个、贫困人口100人以上非贫困村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828户2994人。如何实现全面脱贫是摆在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截至2018年底,该镇累计实现658户2482人成功脱贫,其中毘帽峰村、观坪村两个省级贫困村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实现脱贫摘帽,贫困人口发生率由2014年建档立卡8.7%下降为1.5%,下降比例达85%,取得了脱贫攻坚工作阶段性成效。

  “有条件”的“扶起来” 特色产业铺就“致富路”

  青梨、黄花梨、柑橘 ……近日,记者漫步在杜西村,看见农家小院里、草山草坡上都种植着这些农家土特果品,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白沙镇党委书记欧伯春介绍,近年来,白沙镇党委从发展农村庭院经济入手,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产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制定“一户一品”帮扶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土特果品产能的提升。该镇以白沙黄牛、黑色山羊,无渣生姜、牡丹、白芍、尾生等中药材,优质弥猴桃等高效增收脱贫产业为抓手,大力实施优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

  据了解,2016年以来,白沙镇累计调整农业种植结构1万亩以上,覆盖农户500户以上,实现户年均增收3000元。全镇各村基本建有“村社合一”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每个贫困户有一个增收项目。

  农产品的量上来了,销路成了最大问题。去年6月,刚刚进驻杜西村的衡阳日报社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媒体资源优势,积极对接衡阳市三德利水果批发市场,开辟了杜西村扶贫农产品专门销售渠道。与此同时,衡阳日报社扶贫工作队结合实际,因势利导,举办了杜西村首届黄花梨采摘节,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卖自己的农副产品,村集体经济首次实现旅游收入1.2万元。今年,初尝甜头的村民自发成立杜西村农产品供销社,办起了电商小店;修葺、打造村里有着300多年历史的龙华庵、十八罗汉石林和排排岩溶洞探险等旅游景点。“乡村旅游+电商平台”产业扶贫模式正给杜西村带来前所未有的实惠。

  “没条件”的“带起来” 资产性创收鼓起“腰包”

  针对部分贫困群众缺乏劳动能力、难以自我发展的客观实际,白沙镇采取联营式、托管式合作模式,通过吸纳贫困户拨付资金、土地等资源资产入股,参与产业发展。固化贫困户与企业、基地、合作社的利益联结,让农户有一份稳定的资产性收益。

  2015年,市、县两级公安机关作为扶贫后盾单位,出资180万元,按贫困户免费分配2000元/户入股的方式在关坪村成立盈收农林观光合作社、观坪农业专业合作社。衡阳市公安局驻关坪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朱骏介绍,盈收农林观光合作社发展特色种植业,重点种植猕猴桃、芍药、油茶、无渣生姜等产品。2017年,首批种植的50亩猕猴桃开花挂果,共采摘猕猴桃7500余公斤,实现产值14万元。尝到甜头后,2018年初,观坪村农业专业合作社新增种植猕猴桃40余亩,养殖黑山羊60余头。

  白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煜斌告诉记者,近年来,白沙镇积极动员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投入股金900万元,加入委托产业扶贫项目——常宁市田野农牧休闲公司和常宁市林业局贫困户“一户一亩”油茶林工程。2018年实现返本分红180万元,全镇建立“村社合一”的扶贫农业专业合作社18个,吸收628户贫困户参股分红,实现了市级产业帮扶全覆盖,村级产业扶贫贫困户参股分红80%的目标。

  “带不了”的“保起来” “两线合一”兜底保障

  白沙镇和谐村,平均海拔400米,常年干旱缺水,是常宁市典型的高寒喀斯特石漠化偏远贫困村。全村有贫困户103户411人,贫困发生率达到18.9%。在衡阳市经信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大力扶持下,2018年底,74户,280人成功脱贫,还有29户131人未脱贫。在这些未脱贫人员中伤残、大病人员、丧失劳动力6户29人,针对这些自主脱贫难度较大的贫困户,白沙镇都一律施行政府兜底政策。

  近年来,白沙镇将政策向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聚焦叠加,实施贫困线与低保线“两线合一”,通过低保的扩面提标,努力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该镇44户96人实行全面兜底,保证每月对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全面落实健康扶贫的举措,实行贫困户新农合基金50%由政府代缴,贫困户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推行一站式结算,报销比例提高10%达85%等优惠政策,严格落实“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推行大病患者救治一批,慢性患者签约一批,重病患者兜底一批,贫困户受益巨大。经统计,2018年1月至12月健康扶贫共报销住院人次1505人,报销总金额380万元。对因病、因灾造成生活困难的30户贫困户,发放救济款9万元,确保了贫困户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住不了”的“建起来” 户户皆有安居住房

  50平方米,两室一厅一卫一厨,墙壁洁白光亮,厨房和卫生间地板还贴上了地板砖,自来水、有线电视、煤气入户,国家还补贴一部分水电费。76岁的贫困户李贱英做梦都没想到能住进这样漂亮的房子。此前,李贱英与儿子、儿媳住在已成危房的土砖房中,2018年12月23日拎包入住新房。在白沙镇与李贱英家一样搬进新房的共有43户184 人,他们都是各村整体易地搬迁下来的无房贫困户。

  结合危房改造年度实施方案,精准确定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严格执行农户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补助对象认定程序,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安全住房。

  2016年以来,白沙镇累计投入资金4100万元完成易地搬迁185户771人,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184户,并顺利通过省市相关单位评估验收,已全部搬迁入住,贫困群众住房安全率达到100%。2018年,白沙镇被评为“常宁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先进单位”。

  “建好了”的“靓起来” 村村都有新面貌

  到过白沙镇的都知道,如今的毘帽峰村是白沙镇里最漂亮的村落。新修的联村联组道路蜿蜒着进入各家各户,绿化带、太阳能路灯林立道路两侧,村内实现全面集中供水,光纤网络均已进村入户。每年4月,漫山石缝牡丹艳,当属毘帽峰一绝。以“毘帽峰”景点为中心,山峰周围的美化、亮化、特色花木形成了有树、有庵、有古道,成为赏花、登高、住宿、餐饮和休闲于一体的绝佳景点。

  为了眼前的这一切,衡阳市畜牧水产局驻毘帽峰村扶贫工作队在这里默默奉献了四年。这四年,扶贫工作队新修村级道路共4.2公里,拓宽道路7.1公里,500亩油茶林均已开荒完毕。为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该村光伏发电项目由常宁市统一建设并网,年收入达22600元。扶贫工作队队长华德超告诉记者,除了注重短期的庭院经济和中期的种植业经济结合发展之外,工作队还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如今,村级旅游服务中心已经完成,外坪硬化和绿化正在抓紧进行,村级旅游编制规划也已制作完成。

  近年来,白沙镇坚持立足长远,全域规划,大力推进镇村联动和美丽乡村建设,让贫困群众在干净、漂亮、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实现脱贫。在衡阳市、常宁市两级帮扶单位的帮扶下,全镇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000万元,完成农电网改工作,结束白沙镇小水电自供区用电难的历史;高标准起动杜阳村、杜西村、黄源村等村旱改水田项目;新修水泥公路16公里,改造加宽14公里,新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5个等基础设施,贫困村基础设施达标率达到100%,为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干部作风“实起来” 赢得百姓赞誉满满

  白沙镇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共选派驻村工作队员28人,组建11个扶贫工作队分赴全镇两个贫困村和9个贫困人口100人以上的非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结队帮扶实现贫困户全覆盖。

  驻村工作队员进驻村后,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中央、省、市脱贫攻坚的重要决策和工作,强化业务学习培训,组织集中学习培训10次,召开工作队长队员例会15次,明确工作队员的职责任务、工作纪律、请销假制度,实行驻村工作队钉钉远程打卡考核。

  各结队帮扶责任人按照衡阳市“六个一”活动走访要求,做到每两个月走访一次,及时解决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困难,广大队员吃住在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实现了干部作风根本好转,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来源:衡阳日报

作者:张闽 谭晓波 贺林贵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