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塔山:因一座形如塔状石山而得名

来源:衡阳日报 作者:胡建军 宁丽艳 曾国军 编辑:redcloud 2019-04-24 15:34:09
时刻新闻
—分享—

  俯瞰塔山■彭斌 摄

  塔山瑶乡西江村 ■郭兴成 摄

  神仙故里 ■郭兴成 摄

  塔山瑶乡风景如画 ■郭兴成 摄

  天堂山青蛇湾 ■滕健 摄

  天堂山森林公园牌坊 ■彭斌

  古树红豆杉■滕健 摄

  瑶族同胞正在制作糍粑 ■彭斌 摄

  东江瀑布■彭斌 摄

  ■本报记者 胡建军

  通讯员 宁丽艳 曾国军

  老地名由来:

  塔山,既指阳明山余脉塔山山脉,亦指今常宁市塔山瑶族乡。其名源自于塔山瑶族乡塔山村境内的一座形如塔状的石山。

  老地名特色:

  塔山瑶族乡是衡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明、清时期塔山成为瑶民起义发生地或义军的战场。如今,塔山是常宁市乡村旅游胜地,有天堂山赏花观雪、东江峡谷、西江漂流、瑶寨风情等景区。塔山还有种植茶叶传统,相传西汉时期就开始种茶制茶,宋代曾被列为贡品。

  位于常宁市西南山区的塔山瑶族乡,是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乡镇,入选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塔山瑶族乡与桂阳县光明乡、白水瑶族乡、祁阳县晒北滩瑶族乡山水相连。塔山山脉主峰天堂山海拔1263.7米,平均海拔500米,被称为“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生产资料极为欠缺、瑶民生活极为贫困”的三极地区,素称“衡阳的西藏、常宁的湘西”之称。

  因形如塔状的石山而得名

  常宁市文史专家滕健介绍,通常人们说塔山,泛指今天的塔山瑶族乡以及阳明山余脉塔山山脉。关于塔山的名称由来,缘于塔山瑶族乡塔山村境内的一座形如塔状的石山。

  清同治《常宁县志》记载:“塔山,县南六十里,山腰有白石七级为叠,高七十余丈,相传为阿育王叠石建塔处。”塔上石刻:“五代时,有宏通长老卓锡于此,楚王(马)殷三召而不起,赐铜钟一枚。时有尼真懿者,道行高洁,常赐紫衣,真宗女(升国公主)从之入山。仁宗赐其塔曰‘净相’,寺曰‘能仁’。”清康熙进士段巘(Yan)生在《塔山记》中称此塔“石塔嶙峋,半出天外,白石层叠,突兀峥嵘,疑若鬼工。”

  史料记载,传说典藏云昔阿育王(前273年—前232年)古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任国王曾在此布教,现身说教,以神鞭赶石建释迦真身舍利白玉净相宝塔九座,此为第九。相传“塔顶时放光芒,远望如火,近瞻则寂无所见,疑即舍利光云。”塔下有坪,形如掌,外圆内方,此为拜塔亭,行人至此,莫不肃然膜拜。亭左里许,有望塔亭,在此可一观石塔全貌。

  山麓有仙人桥、罗汉岩、龙潭。元延祐五年(1318年)常宁州尹牛良佐至龙潭祈雨,作《龙潭祈雨诗》:“当年谁识娲皇手,培嵝千山出此峰。山鬼效奇开佛眼,野僧寻隐得灵踪。云橫上界低行雁,岁久何曾见老龙。旧习渐销清梦静,夜深虚壑一声钟。”次年立祈雨记石碑,后来被毁。

  塔山茶种植历史可追溯至西汉

  滕健告诉记者,塔山茶历史悠久,相关史料记载早在西汉便开始种茶、制茶,宋时还被列为贡品。相传宋仁宗年间,其妹升国,南巡至天堂山,远眺山上云雾缭绕,犹如仙鹤翩舞,一片祥和,不禁心驰神往。“塔山山岚赛琼液,神丝银针尤为甚”,遂驻于塔山修行炼道,种茶泽民。后来升国公主以此茶进献其兄仁宗,仁宗以长沙白鹤井之水泡茶,茶清香甘醇,且茶水中可窥见其妹芳颜。有一年派去长沙取水的大臣,马失前蹄,倾倒水桶。眼见期限已到,复去取水已不可能,便随手在路旁打水回京交差。仁宗以此水泡茶,味不香且不见影。该大臣怕被追责任,便进谗言说:“莫非公主对君不忠,为人不贞。”仁宗信其言,遂焚天香,拜请玉皇大帝发九龙“洗塔”。

  清光绪年间的《湖南省掌故备考》记载:“塔山茶,驰名衡湘间。”

  塔山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合适,空气湿度较大,土壤湿润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塔山山岚茶醇厚爽口的独特品质。民国六年(1917年)《大公报》载:常宁产茶之区,以西乡踏(塔)山为最优……上世纪50年代塔山瑶民赵永兴曾将精制的塔山茶寄给了毛主席。主席收到茶叶后,指示中共中央办公厅代为回复,并照价寄来了茶叶钱。到上世纪80年代,塔山茶被冠名为“塔山山岚茶”,跻身湖南名茶行列,畅销国内外。

  近年来,常宁高度重视茶叶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茶叶产业的实施意见》,设立了茶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还争取到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园项目,加快对接“一带一路”万里茶道,“塔山山岚茶”走向国际市场。

  塔山五峒聚居或杂居着瑶族同胞

  滕健介绍:汉高祖时,析长沙郡衡阳以南置桂阳郡,辖郴县、耒阳(今耒阳、常宁一带)。彼时,境内的少数民族称“桂阳蛮”(瑶族先民的别称)。《宋史·诸蛮传》:“……蛮瑶者,居山谷者,其山自衡州常宁、桂阳、郴、连、贺、韶四州,环行千余里,蛮居其中,不事赋役,谓之瑶人。”可见,瑶民生活于常宁已有2000多年历史。塔山原住瑶民在元末明初的战乱中被诛杀殆尽,现住的盘姓瑶民是雍正十三年(1735年)由蓝山迁入的,其始祖是盘生元、生华兄弟;赵姓瑶民是乾隆中(1736年—1795年)由祁阳迁入的,其始祖是赵开艳。

  塔山瑶族乡境内的崇山峻岭中,天造地设了被称作狮园、鳌头、板角、阳山、东江五峒的五块小盆地。

  狮园峒,因村后有两座山峰,形似狮头,村前有两礅球形巨石,形似绣球,居住于此的雷氏祖先将二景合称为“狮子滚绣球”,并命名为狮子园。狮园峒冬温夏凉,当地山民故夏不挂蚊帐,四季不换被褥。近年来,县、乡两级政府合力建设狮园村新农村,开发茶园,建设茶旅博览馆。

  鳌头峒的居民以柏、杨二姓为主。据清同治《常宁县志》载: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奉虎满(祁阳洛山人)联合塔山五峒瑶民起义,攻陷县城后遭追捕,藏身塔山,被瑶官邓良(奉虎满表哥)设计杀害,故地称“撩头”。后来乡人认为“撩头”不吉利,取其谐音为“鳌头”,寓意“独占鳌头”。

  板角峒,板角为牛角之别称,因该峒周围的山峰形肖牛角,故得名板角峒。现为塔山瑶族乡党政机关、学校、医院驻地。

  阳山峒,因该峒位于塔山之南,西江之北,地势开阔,阳光充足,故得名阳山。据1993年《常宁县志》记载:村人萧震球,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常宁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参加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任团政委。1929年在广东韶关牺牲,亲属移葬家乡。1952年常宁县人民政府将烈士遗骸迁葬于上堰跃鱼形山腰,现为常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江峒,因境内东江河而得名东江峒,居民以周姓、龙姓为主。据龙氏家谱记载,龙姓始祖洪武年间(1368年—1399年)由江西吉安泰和迁入。东江村庙龙岐下有一株千年红豆杉,树冠如华盖,枝叶繁茂。东江长约5千米,汇入西江,落差近300米,形成的瀑布,如长练腾空而下,甚为壮观。

  天堂山与天塘山之辨析

  塔山境内的天堂山森林公园,是衡阳目前占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到底是“天堂山”还是“天塘山”?对常宁历史地理人文颇有研究的欧阳满生老师告诉记者:“查遍常宁古、近代的史志,只有天堂山之名,并无天塘山这个正式名称。”

  清同治《常宁县志》记载:“湘山,在县治东,亦名盘龙山(录《一统志》),风气磅礴,下有寺,因以湘山名之,《湖广总志》谨案:县之山脉,来自九嶷,其首曰塔山,一名湘山,黄帝所登,上有天堂焉。兹山为塔山中络之尽,故亦名湘山。”

  清朝康、雍、乾三朝的常宁名人段巘生的《塔山记》对天堂山的雄奇壮丽描绘得淋漓尽致:“塔之西南(今实为东南)一峰,联络九嶷、泗洲诸山回翔轩翥而来,左带湘潇,右襟舂岿,壁立霄汉……其上有石砥平,可坐千人。有池可二亩,曰天塘或曰天堂,言其如珠宫贝阙,壮丽九天云尔。天堂,尊黄帝者也,昔黄帝南巡登湘山即此,故其下有洞曰黄洞焉。”

  《塔山记》虽然提到“石砥平”“天塘”的地方,实际在塔山主峰天堂山以西的地方(属桂阳县白水瑶族乡),但文中并没有因此而称为天塘山。为了考证天堂山是否与有天塘的山峰同为一山峰或别名天塘山,滕健与欧阳满生专程到实地考察,证实湘山乃塔山之别称,天堂山是塔山的主峰,离天堂山以西直线距离两千米左右有塘的山峰不是天堂山,也不叫天塘山,天塘山之名是后来人们的误称。

来源:衡阳日报

作者:胡建军 宁丽艳 曾国军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