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神奇的中华文明民俗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詹柏林 编辑:衡阳丰 2020-09-01 21:18:57
时刻新闻
—分享—

转眼间,又是一年之丰收旺季,稻粟熟了,鸡鸭肥了,瓜果飘香。民间的“七月半”——中元节也到了。

微信截图_20200901184435.jpg

孟秋丰收时节,民间要按例祀祖,酬谢大地,用新米鲜果等祭供,报告收成。这是一种敬先怀祖的朴素文化传统,其核心内容就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这个民俗传统节日,其称谓各异,如:“七月半”、“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或“鬼节”等等。时间大多数是七月十五日,少数(华南地区)七月十四日。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祀亡魂、祭祀土地。以烧香、焚纸锭、放荷灯等形式表示人们的虔诚信仰。

微信截图_20200901183935.jpg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代民间的祭祖节。称为“中元节”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唐代道教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从此相沿至今。民间称为“鬼节”,这是后来的衍生说法,料想是从道教“中元普渡,大开鬼门”的思想演变而来。

道教认为在诸天大神中设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为“三官大帝”。这些“官帝”奉天帝派驻人间,分别在“三元日”为天帝检校人间、阴间功罪,以定赏罚。中元与上元、下元合称“三元”。谓之:“上元为正月十五日天官赐福;中元为七月十五日地官赦罪;下元为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这地官所管辖的为地府,所检校的重点当然是诸路鬼魂了。

415431.jpg

宫观庙宇则举行盛大法会,普遍设坛摄召,建醮济孤,施食,道士为孤魂野鬼超度灵魂。民间则点“荷灯”为这些亡魂照亮回家之路。幽沉的湾村一时热闹,如是,“七月半”也就有了“鬼节”之说。

言归正传,中元节是继清明节扫墓之后,秋高气爽,庄严肃穆的祭祖之节。

“中元节”不但流行中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东南亚各国也一样非常重视,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同属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就近来说,我们常宁城边以往“中元节”全期从初七至十五结束。初七为“开鬼门关”日。老人告诫小孩和运气低弱的人从初七开始,每天晚上要少出外,走路也要走明亮大道,以免招惹鬼魂邪妖附身。

微信截图_20200901184930.jpg

其实正式祭祀祖人仪式从初十傍晚开始,叫“接老客”。祭祖是一举庄重的仪式。与此同时,民间同情那些亡魂游孤,故在屋外阶檐也设一席,以示礼遇。外席是招待孤魂野鬼,内席是敬祭祖人。有的讲究,客厅会摆两席,一席是本姓祖宗,一席是妻家外祖客人。席上当然有“三牲”祭品、果品醮礼,一般由长者洁身带家人肃穆站立堂前,点香化纸鸣炮恭敬作揖。从十一至十四或十五,每日早饭、上午点心、午饭,晚餐共恭奉四餐。到最后一天中餐举行“太酒”,这餐很丰盛,大户人家甚至山珍海味和洋酒。

祭祀重在恭敬之心,祖人(老客)返程归地府时,另备“具礼”。按常宁的风俗,粽子、醮粑必不可少,小孩望着围得团团转,大人说:“祖人还没打发,你们不能先动!”接着焚化装好的纸钱、各色纸折锦帛的封包,上面具有“XX无数化上,某某冥下查收”等字样。焚化钱财祭品也有讲究:分内家、外家、土地公婆各扎堆。焚化时用酒水在焚堆旁洒三圈,说是不让游魂野鬼抢劫,保金银财宝顺利上天。现如今条件好了,更大方阔气,有的还买了“轿车”、“别墅”、“金元宝”、“纸钞”等等。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据笔者所知,少数民族中广西壮族则更为重视。那里普遍定为十四日,据说这天机关单位全都放假,城乡普天举祭。家家户户必须要买鸭子作祭,说是让鸭子为祖人送行过河,所以,市场这天鸭子脱销。晚上则更为隆重,有“放荷灯”,真是纸船明烛,星星点点,放到河里飘荡,名副其实的河中之灯。二是放“孔明灯”纸扎的灯笼用烛点燃以热空气推上升的原理,通亮的灯笼飘浮在夜色天空,恰似盛开的美丽荷花,所以叫“放荷灯”。

祭祀祖人,保佑平安,祈永世太平之愿!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下载“大义常宁”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詹柏林

编辑:衡阳丰

本文链接:https://www.cnxww.cn/content/2020/09/01/826856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