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日惊蛰丨微雨众卉新 一雷惊蛰始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小婧 编辑:王荣 2021-03-05 11:35:42
—分享—

2021年3月5日

我们迎来了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惊蛰

图片

惊蛰,拉开了春天的帷幕,

正如苇岸所说:

“到了惊蛰,春天总算坐稳了它的江山。

惊蛰,古称“启蛰”

本意为蛰虫开始活动

春雷轰隆隆始鸣

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这是一个充满动感的节气

惊蛰三候 

图片

一候,桃始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闹春之始

图片

二候,仓庚鸣

黄鹂感春阳之气

嘤其鸣求其友

图片

三候,鹰化为鸠

布谷鸟现身林间

咕咕叫声开启

图片

节气习俗

图片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风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图片

惊蛰吃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时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苏北及山西一带有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图片

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图片

“打小人”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千金月令》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石灰原本具有杀虫的功效,在惊蛰这天,洒在门槛外,认为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这和闻雷抖衣一样,都是在百虫出蛰时给它一个下马威,希望害虫不要来骚扰自己。

图片

当春天的第一声雷响起时

冬眠的动物惊醒

天气也慢慢回暖

春天的气息在此刻已初见端倪

图片

春雷响,万物长

雨水敲打朵朵春花

那花儿渐渐攀上了枝头

一切美好

都在悄然而至

图片

如此春意盎然的景象怎能错过?

快随着春风

一起去追寻春天的脚步吧

图片



编辑:小婧

二审:娜娜 泽昌

三审:白云 刘朝文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投稿邮箱:XMT19176751553@163.com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下载“大义常宁”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小婧

编辑:王荣

本文链接:https://www.cnxww.cn/content/2021/03/05/906466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