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彭昭维小说】天堂山歌神 ( 一):天堂山山歌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昭维 编辑:刘姝彤 2018-11-22 09:32:37
时刻新闻
—分享—

长篇小说《天堂山歌神》,曾获2011年《小说选刊》年度正文“长篇小说一等奖”;2012年中国小说家学会“现代优秀小说奖”。

一、天堂山山歌

湘南有座天堂山,山下有个天堂湖,湖边有个天堂圩。人们喜欢把这里的山水、集市以“天堂”而名,无疑是无限向往想象中的那天堂般的幽幻美景和神仙般的安乐生活。说实在的,这里的数百村寨,数千山民,千百年来虽从未过上天堂里那神仙般的日子,但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劳力自食,以山歌自乐,倒也过得自在。

肖文祥因父亲退休离开老家天堂山去海南省文化局接班工作,算来已有40多个年头了。此间,因事务繁忙,人世苍桑,家乡的人和家乡的事大都忘却了。然而,那个貌似天仙、歌如佳酿的疯姑娘刘四妹,特别是与她在山歌坪最后决别时的影子,却时常在他脑海里萦游。

最近在报上看到天堂山乡被评为湖南省“山歌之乡”的消息,作为天堂山下的一个民间文学工作者,当然十分高兴。然而,肖文祥总觉得,研究“天堂山山歌”,不可不提刘四妹!可是,听家乡人说,刘四妹的丈夫杨老五早死了,她那不满双月的女儿后来也没了下落。如今,真正了解刘四妹的人,除了他还有谁呢?肖文祥至今还为刘四妹珍藏着的一尊“刘三姐玉雕像”,不正是“天堂山山歌”源流的珍贵证物么?肖文祥总觉得要为刘四妹写点什么,为“天堂山山歌”研究提供点资料。特别要为刘四妹找到后人,将“刘三姐玉雕像”物归原主!

肖文祥决定近日回老家一趟,实现刘四妹的遗愿,弥补自己的终生遗憾。

在肖文祥老人的记忆里,天堂山,大小山峦数百个,大小山路数百条,峰峦绵延数十里,松竹青翠,溪流叮咚,鸟语花香,处处美丽。天堂湖,水面数千亩,波光粼粼,鱼跃鸟飞,小船轻荡,满湖墨绿,远远看去,活象镶嵌在天堂山中的一块巨大的露天碧玉。

特别是那个天堂圩,本是个普通的山乡集市,当地人硬要依照他们的土话,把集市叫作“圩场”,把赶集叫作“赶圩”。这里,依山傍水、绿树红花,一年四季,香风袭人。东、西、北三面,五里之内,满眼稻粱,阡陌纵横。东面那玉泉峰下,天堂湖水流出口处,一条大河,绕山北去,河上船来船往,号歌常闻。听老人们说,50年代之前,这里还是相当繁华的。如今也看得出,一条两里长的小街,街宽虽不足10米,但那青一色的石板镶成的街面,平整如镜,光亮照人。两旁的百十家店铺,全是飞檐翘角、雕窗画门的青砖瓦房。

南街口往东不过二里,上堤过桥便是山歌坪。这里天生一块草坪,面积数十亩,地处玉泉峰下,天堂湖边。据说此处原有一个皇封“山歌堂”。每年三月三日,天堂山的瑶汉山民,男女老少,艳妆巧扮,齐齐来“赶歌圩”,邻县新田、桂阳、道县、祁阳,甚至广东、广西的歌客也闻讯蜂拥而来,舞龙、耍狮、对歌、赛舞,把个天堂圩闹得沸沸扬扬,地复天翻。到“民国”后期,山歌坪为当地一大土豪占为自己修建庄园之用。他在坪边砌了围墙,坪里栽了花草树木,门口盖一草庐,佃一老者守护。

解放后,山歌坪被收为公用。乡里曾在此搭台集会、演戏、展销。平常圩日,这里便是天堂圩的竹木市场。因为这山歌坪恰是天堂山的“十”字路口,山里的两条石板官道在此交叉,顺湖堤进山出洞。东经竹园大队可去耒阳、江西;南上南山大队可通桂阳、郴州;西过西山大队,可通道县、广西;北出天堂圩直通常宁、衡阳。人说这里“石板古道通四方,要想发财进天堂”,一点不假。每逢二、五、八圩日,山民将山里的竹木、茶叶、药材、猎货等山珍在此集贸外运。城里人将油盐、布匹、南杂、百货在此设店摆摊,吆买喝卖。看得出,天堂圩虽市面不大,却是天堂山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圩场的北边,便是天堂山公社机关所在地,公社附近,学校、医院、粮站、邮局、供销社样样俱全。1958年,“大跃进”中,天堂山的两条石板官道都改成了简易马路;1964年“社教”运动中又开通了去县城的班车。

现在,肖文祥的出租车在宽阔的水泥公路上疾驰。公路两旁尽是规划整齐的农田和绿树红花掩映着的雪白、整洁的农舍。

“啊,变了,全变了!”肖文祥从车窗往外看到了天堂山下的变化,不时自言自语地惊叹着。说实在的,几十年来,天堂山会有变化,这是他预料中的事,但变得如此迅速,如此漂亮,却是他始料未及的。

出租车把肖文祥送到了天堂圩上天堂山乡政府大院门口。接待他的是乡党委的宣传委员王同志。当王宣委听了肖文祥的自我介绍后,连连代表乡党委表示感谢。王宣委说:“这事具体由乡文化站杨站长负责,我带您去和她谈谈。”

乡文化站是一栋新建的四合院平顶三层楼房,里面图书室、展览室、阅览室、影视厅、电脑室……应有尽有。当王宣委领着肖文祥来到门口时,王宣委老远就喊:“杨站长,来客了!”

“好啊,欢迎啊——”杨洋高声答应着,边用围兜抹着双手,边唱着以刘三姐《敬亲人》改编的山歌,笑盈盈地从屋里走了出来。

“我欢迎——

客人来了我欢迎!

站里没有好茶饭,

只有山歌敬客人,敬客人!”

“啊!刘四妹?!”肖文祥老人一听到那从屋内飘出的山歌嗓音,一看到杨洋那椭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特别是那根长长的辫子,不由得脱口喊了声“刘四妹”,快步跑上前,捉住了杨洋的双手。

“啊!你们认识?”王宣委在一旁看了,只觉得奇怪。

杨洋更觉得惊奇!她赶忙抓紧老人的手,向老人自我介绍道:“我叫杨洋,刘四妹是我妈!”她激动地拉着肖文祥坐在办公室里的木椅上,颤声问:“大伯,您认识我妈?”

“你是杨继业、杨老五的女儿?”肖文祥为进一步证实,继而反问。

“是啊,大伯,您是——”杨洋还不明白,急切追问。

“孩子,40多年啦!”肖文祥口里说着,眼里不由得滚滚落下泪来,他颤抖着双手,打开行李袋,取出一个红色布包,交给杨洋:“这是你妈留下的!”

杨洋赶忙层层打开一看,惊叫道:“啊!‘刘三姐玉雕像’!”

“是啊,孩子,40多年了,我一直为你珍藏着,今天,终于物归原主了!”说着,肖文祥双手抱拳,站起来,朝天一揖,高叫道:“四妹,你放心了!我也放心了!”

“大伯——”杨洋手捧着“雕像”,似乎对肖文祥的身份有了认识,她向肖文祥深深鞠了一躬。

“我,我是你妈的——肖大哥!”肖文祥这才告诉杨洋。

“啊,肖大伯!”杨洋“扑通”一声,双膝跪在老人面前。

王宣委站在一旁,一直象看戏一样摸不着头脑。

肖文祥俯身扶起杨洋,用袖子抹着眼泪慢慢地说:“苦命的孩子,我告诉你吧——”

2011年8月28日脱稿于柳泉斋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昭维

编辑:刘姝彤

本文链接:https://www.cnxww.cn/content/646746/91/1229974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