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巴黎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中国奥运军团的表现惊艳全球。8月28日,残奥会盛大启幕,中国残奥军团中有一位常宁“00”小将陈世昌,将参加跳远项目,我们一起期待他出色发挥,载誉而归,为国争光。
2024年5月17日,从日本神户传来喜讯,常宁“00”后运动员陈世昌在第11届世界残疾人田径锦标赛男子跳远T11级比赛中打破赛会纪录,以6米62的成绩夺得中国队在本届比赛的首枚金牌,并拿到第17届巴黎残奥会入场券。
△合照
常宁人获世界冠军了!常宁人为国争光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让100万常宁人奔走相告。从此,陈世昌这个名字深深刻在大家脑海里。
作为家乡媒体,想在第一时间采访陈世昌,来一次深入交流,展现世界冠军风采。但回国以后的陈世昌没有休息,国家直接安排进行封闭式训练,备战即将到来的巴黎残奥会。几经周折,我们终于见到了陈世昌的妈妈肖春凤,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慈母眼中的世界冠军。
△采访现场
2000年8月,陈世昌出生在常宁市荫田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但出生后不久,发现他患有先天性眼盲,这如晴天霹雳,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陈世昌小时候很活泼,跑步比同龄人都快,每次出去玩回来都会带一些伤,手和脚上青一块紫一块。”肖春凤谈及儿子时心疼地说道,“有时候,其他小朋友会嘲笑他,但他从不觉得自己和其他小朋友有什么区别,很勇敢,也很自信。”
每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心头肉、掌中宝,为了让陈世昌重见光明,夫妇俩带着他辗转各大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寻求康复视力的方法,但仍然无果。而看病的各种费用也让本就拮据的小家庭更加捉襟见肘。说起求医的艰辛,肖春凤噙着眼泪说道,“我们用了几年时间,带孩子看了几十家医院都没效果,当时都感觉孩子的前途一片黑暗。”
荫田镇党委、政府了解情况后,主动向常宁市残联报告,多次帮助解决家庭生活困难,落实政策补助。为了孩子的未来,2006年,又将陈世昌送到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在学校,陈世昌逐渐展露了运动天赋,他开始练习田径,不到两年就参加了第一场正式比赛。“他这个天赋是我没想到的,2009年,他爸爸因肝癌去世,家里三个孩子就靠我一个人抚养,看着他那么争气,我也很欣慰。”
2012年, 陈世昌进入湖南省队,并在省、全国残运会上崭露头角。2014年,获得湖南省残运会田径项目100米、200米、400米冠军。2015年参加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得男子T11-T13级4*100米接力第四名、男子T11级800米第五名。
全国残运会后,陈世昌的状态并不好,为了寻找更适合自己的项目,他开始转换赛道。
在前亚锦赛冠军、三级跳远名将曾立志的指导下,陈世昌迈入跳远的门槛,并逐步成长。
“为了熟悉新的项目,尽快进入状态,他每天加倍训练,同时也让我们不要担心,我们相信他能行。”肖春凤回想当时的情况说道。
“我知道他训练很苦很累,但是每次打电话回来从不说累,第一句都是问候我和外婆,他很关心我们,非常懂事、孝顺。” 作为母亲,肖春凤很懂儿子的苦与累。
在残疾人田径比赛分级中,字母T代表径赛和跳远、跳高等跳跃项目,数字表示残障类型和程度,11是视力障碍运动员中最严重的级别。2018年在天津举办的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陈世昌跳远跳出6米24,初露锋芒。2021年,在第11届全国残运会上,陈世昌夺得男子三级跳远T11级冠军,收获运动生涯国家级第一冠。今年,在迪拜世界残疾人大奖赛中,陈世昌再创佳绩,分别获得男子T11级100米银牌、男子T11-12级跳远银牌。
“从迪拜参赛后,他只在家里只待了1天就回去继续训练了。我们虽然不舍,但他说对残奥会很有信心,要提前准备,以最佳的状态比赛,再创佳绩,为国争光。”肖春凤满怀思念地告诉记者。
儿行千里母担忧。但看到孩子如此勤奋,肖春凤把牵挂和想念化为支持儿子的动力。
△戴上儿子的奖牌是满满的幸福和自豪
采访当天,在陈世昌训练结束后,肖春凤难得地与儿子通了一次视频电话,不时询问儿子的身体状态、训练状况,并鼓励他再接再厉,继续为国争光。
“妈妈,我会好好训练的,不用担心我,好好照顾自己,我比赛完再回来看你们。”“儿子,加油,你永远是我的骄傲,好好备战巴黎残奥会,我们等你回家。”
文 稿:刘朝文 曾锐
图 片:李青洪 陈瑶
编 辑:刘姝彤
二 审:袁丹
三 审:刘朝文 胡敏 刘阳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投稿邮箱:XMT19176751553@163.com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下载“大义常宁”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朝文 曾锐 李青洪 陈瑶
编辑:刘姝彤
本文为常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