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视频】最是乡音解乡愁●我的家乡在变化(214)塔山瑶族乡西江村:风景变“钱景” 吃上 “旅游饭”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许泽昌 何欢 周承威 编辑:源源 2024-12-18 10:31:11
—分享—

近年来,塔山瑶族乡西江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山水为媒,以文化为韵,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

西江 (5)_看图王.jpg

走进塔山瑶族乡西江村,一栋栋富有瑶乡风情的特色民宿错落有致,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干净整洁,一盏盏造型新颖的路灯整齐有序……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前几年,我们都是靠着出去打工赚点钱,现在村里发展了旅游业,像我这样五六十岁的老人,也能在家找到一份工作,一年赚到几万块钱,这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西江村村民周少富笑着说。

西江 (7)_看图王.jpg

近年来,西江村始终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富民产业,先后完成西江起漂点20余栋民居瑶风改造,建成了天堂瑶寨、牛角图腾牌坊、“十二姓氏”长鼓文化广场等一批标志性设施,进一步做浓“瑶景、瑶味”。同时,还通过对西江漂流和塔山大峡谷等旅游景区进行提质改造,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今年,西江村共计接待游客20万余人次,该村近1/4的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塔山瑶族乡西江村江上人家民宿经理赵寅秀告诉记者:“随着旅游开发,来这里游玩住宿的游客越来越多了,给我们带来的经济收入非常可观,也给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

西江 (9)_看图王.jpg

从“偏居山村”到“品质西江”,西江村牢牢把握文旅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以“党建+产业联兴”和“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发展餐饮、民宿19家,举办长鼓舞、竹竿舞演出,带动本地就业超210人,返乡就业超60人,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4万元,绿水青山“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实现了从“卖树木”到“卖风景”、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的转变。

“我在外地工作了一段时间,发现家里的旅游产业发展起来了,很多同乡都回来发展创业了,所以我也想趁着这股东风回到家乡发展,不仅离家近,而且收入也非常可观,我为我的家乡点赞,欢迎各位游客来我的家乡游玩,体验瑶族的民族风情。”西江村村民盘周佳说道。

西江 (4)_看图王.jpg

塔山瑶族乡西江村支部书记刘书桂表示,下一步,西江村将继续稳固旅游产业和特色产业,充分利用村里的闲置房进行民宿改造以及高端民宿建设,满足游客的需求,同时助推村集体经济增收再上新台阶,不断提高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记 者:许泽昌 何欢

通讯员:周承威

编 辑:李洋源

二 审:袁丹

三 审:刘朝文 胡敏 刘阳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投稿邮箱:XMT19176751553@163.com

新.jpg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下载“大义常宁”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许泽昌 何欢 周承威

编辑:源源

本文链接:https://www.cnxww.cn/content/646856/52/1455108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