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视频】最是乡音解乡愁●我的家乡在变化(288)烟洲镇汤家湾变形记:从破旧屋场到幸福荷塘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荣 何欢 编辑:刘姝彤 2025-07-08 16:24:17
—分享—

乡村治理,治在民心;和美家园,美在共筑。烟洲镇火田村汤家湾通过党建引领聚合力、“三长”助力解难题、群众参与共建设,将湾场治理的“小切口”做成了民生幸福的“大文章”,实现华丽蝶变,解锁了基层善治的“汤家湾密码”。

火田村1.jpg

盛夏时节,走进火田村汤家湾,百亩荷田碧波荡漾。水泥铺就的主干道洁净如洗,两侧绿树成荫。绿意环绕的文化广场上,蓝白相间的健身器材错落有致。村民刘仁翠坐在自家门前的竹椅上,熟练地分拣着刚采摘的辣椒,一幅产业兴旺、生态优美、乡风淳朴、治理有效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现在村里环境很好,周围种植了许多绿植,做完农活回来,看着都舒服。”汤家湾村民刘仁翠说道。

这份幸福感,源于一场屋场恳谈会。2025年,4月4日,退休干部汤东生和46户村民围坐一起,从拆除老旧危房的倡议到筹资投劳的计划,一句句掏心窝的话点燃了大家共建家园的热情。汤东生和弟弟汤雪华更是率先垂范,带头捐款5万元。

火田村 2.jpg

“通过我们家家户户做工作、讲道理,最后老百姓还是支持了我们的‘拆、改、清、化’工作。”汤家湾知名人士汤东生说道。

共识迅速化为行动。在党员干部和村里知名人士的带动下,两条进湾主干道完成硬化,54栋危房应声而拆,绿色花园、亮化工程相继落地。这背后,“片组邻”三长制发挥了关键作用。组长、邻长穿梭在湾组间,从协调拆建矛盾到发动群众参与,架起了党群连心的“连心桥”。村民从“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自发组成工作团队,以“一拆二改三清四化”为抓手,探索出了“党建引领+三长助力+全民参与”的治理新路径。

“以解决村民实际困难为导向,向村民算好‘幸福账’和‘环境账’,慢慢地,村民从开始不理解不配合转变为主动拆除破旧房屋,让地给公路加宽,自愿做好卫生门前‘三包’,现在的汤家湾‘面子’更靓了,人心更齐了。”火田村党支部书记刘满红说道。

和美湾场建设的钥匙,就藏在群众家门口的获得感里;基层治理的密码,就藏在党群心连心的凝聚力中。汤家湾的蝶变,正在为烟洲镇推广乡村治理模式提供鲜活范本。

火田村3.jpg

“我们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党委书记抓部署、支部书记抓落实、党员群众齐参与’的工作格局,用‘三长’带动湾场建设,立足‘村村过硬、整镇提升’,形成由片组邻‘三长’发动群众,再到群众带动群众的良好格局,激发村民‘自主建设、自发管理、自我监督’的内在动能。”烟洲镇党委书记尹晓晖说道。

如今的汤家湾,风清气正、环境宜居、邻里和睦。荷叶田田间,村民怡然自乐;干净整洁的巷道旁,一个个精心打理的“六小园”生机盎然。这些不仅是宜居宜业生活的生动写照,更是“汤家湾密码”交出的基层善治温暖答卷,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和谐新乐章。


记 者:王荣 何欢

编 辑:刘姝彤

二 审:袁丹

三 审:胡敏 刘阳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投稿邮箱:XMT19176751553@163.com

二维码改 (2).jpg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下载“大义常宁”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荣 何欢

编辑:刘姝彤

本文链接:https://www.cnxww.cn/content/646941/90/1510830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