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瓜果飘香。常宁市曲潭街道大屋村的700亩葡萄园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缀满枝头,在电商东风的赋能下,盛夏的甜蜜果实从田间地头,快速走向全国各地,让村民的腰包实实在在鼓了起来,奏响了丰收的甜蜜乐章。
“嗨喽,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大屋村的葡萄园。今天主播给你们带来的是刚刚新鲜采摘无籽夏黑葡萄,这一款是宝光葡萄,这一款是早熟的青提。”大屋村党总支委员李姣娟正在为葡萄基地直播带货。
走进大屋村葡萄种植基地,红提饱满红润似玛瑙,阳光玫瑰裹着清甜香气,黑皇紫黑油亮如墨珠等等十余个品种的葡萄沉甸甸压弯藤蔓。果农们穿梭其间,指尖轻捻饱满果粒,小心翼翼地采摘、分拣、装箱,眼角眉梢都漾着丰收的笑意。
大屋村党总支委员李姣娟:“这款是我们园里今年的主打产品——夏黑葡萄,口感纯甜,而且带有玫瑰香气,每亩可以产2000斤”。
游客李女士告诉记者,“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今天特意过来园里采摘。看到这个葡萄特别紧实,又大串,又大颗,吃起来又甜又香,孩子也特别喜欢吃”。
作为当地响当当的“葡萄村”,大屋村的葡萄种植从2003年起步。22年间,从最初单一的红提品种,到持续改良、引进新品,葡萄藤爬满了田野,也爬成了富民产业——如今已有1100名村民投身其中,占全村人口的五分之二,年总产值近千万元,“葡萄架下谋生计”成了村里的新常态。
村民李翠君:“今年的葡萄收成特别好,电商带货不愁卖,一亩田大概赚2万元左右”。
今年5月,大屋村探索出“党建+合作社+企业+农户”新模式,村集体成立电商助农公司,党员干部变身“网红达人”,免费为村民的葡萄园销售带货。如今,新鲜采摘的葡萄从田间地头直接打包,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为这门“甜蜜事业”注入新活力。
大屋村党总支委员李姣娟:“我们把合作社、企业和农户拧成一股绳,打通了电商销售渠道。现在每天可以销售上千斤的葡萄,还打响了‘大屋村葡萄’的牌子。下一步,我们计划拓展深加工,让葡萄变成葡萄酒,把产业链做长,让附加值更高”。
从传统种植到电商赋能,大屋村的葡萄产业在盛夏里焕发蓬勃生机。目前,该村与附近邺兰、廻江、石桥、莎冷、义田等村联动,在潭水两岸集中连片种植葡萄4000余亩,一望无尽的葡萄园,成了村民致富的“甜蜜”王国。
记 者:陈瑶 张岳峰(实习) 李思婵(实习)
编 辑:贺子丰
二 审:袁丹
三 审:胡敏 刘阳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投稿邮箱:XMT19176751553@163.com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下载“大义常宁”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瑶 张岳锋(实习) 李思婵(实习)
编辑:衡阳丰
本文为常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