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产仅4个月,纺织面料生产加工量突破千吨大关,年产能目标直指万吨!衡阳市双荣纺织有限公司以令人瞩目的“常宁速度”,在湘南纺织产业基地书写了湘商回归的精彩篇章。这背后,是常宁市“保姆式”服务和纺织产业链注入的澎湃动能,一场兼具速度与温度的产业崛起大戏正在火热上演。
走进湘南纺织产业基地环保设施园的双荣纺织生产车间,千匹色彩绚丽的高档面料如同流动的彩练,在巨大的染缸中翻腾浸润;高速运转的定型机轰鸣作响,以每分钟45米的速度精准吞吐着布料。两条自动化生产线火力全开,日均产量稳定在20吨,高效运转的场景正是企业强劲势头的生动注脚。
“从开工到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订单量超过1000吨。我们计划9月份增加1条线,产量还会提升30%,下半年有望产量提高到3000吨,一年的总产量计划突破5000吨。”衡阳市双荣纺织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殷小牛说道。
企业产能的快速爬升,深深扎根于常宁市委市政府精心培育的营商沃土。一套全方位、精准化的“保姆式”服务体系,为企业扫除了后顾之忧:从复杂的证照办理到紧迫的用工需求,政府服务始终“在线”响应。园区内,两栋崭新的员工宿舍楼、宽敞明亮的食堂、便利的超市一应俱全;公交专线连通内外,创新的餐车更将热乎饭菜直接送到车间门口,真正实现了员工生活“足不出园”、便捷无忧。
“住宿、吃饭、买东西、出行都相当方便。企业在生产的过程当中遇到了很多方方面面的困难,政府一直耐心地支持我们,为我们排忧解难,我们做企业的感觉很舒心。”衡阳市双荣纺织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殷小牛说道。
在“保姆式”服务的持续滋养下,企业发展的信心与政府的务实支撑同频共振,双荣纺织正朝着“万吨级产能”的新目标加速迈进。这份雄心,也源于湘南纺织产业基地日益壮大的集群效应——目前基地已汇聚产业链企业46家,其中21家已投产,覆盖了从织造、印染到后整理、成衣加工的关键环节。随着环保设施园、标准化厂房等核心配套项目的加速完善,常宁正以“保姆式”服务为“针”“链式思维”为“线”,精心编织起一条技术先进、配套完善、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纺织产业生态链。
“我们公司计划明年在今年3条线的基础上再增加两条线,5条线的总产量,计划突破10000吨,总产值超过5000万。”衡阳市双荣纺织有限公司经理殷小牛向记者介绍道。
记 者:曾锐 阳佳仪(实习)
编 辑:曾凡龙
二 审:袁丹
三 审:胡敏 刘阳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投稿邮箱:XMT19176751553@163.com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下载“大义常宁”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曾锐 阳佳仪(实习)
编辑:源源
本文为常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