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镇光荣村,昔日的砂场如今华丽变身,成为现代化的中药材基地。这里创新套种高端太秋甜脆柿,“一地两用”实现效益倍增。绿色发展不仅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更走出一条生态修复与产业振兴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秋意正浓,走进光荣村两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太秋甜脆柿挂满枝头、由青转黄,色泽诱人。农户们穿梭林间,动作熟练地采摘果实,欢声笑语中,满载一筐筐“金果子”。微风拂过,果香与药香交融,扑面而来,仿佛在诉说这片土地焕新重生的喜悦。
“太秋甜脆柿具有苹果的脆、梨子的水量、哈密瓜的味,氨基酸非常高,而且它正适合我们常宁这个土地来种。”衡阳仕恒药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江波说道。
基地创新采用“树上果+地下药”的套种模式:一米多高的柿树整齐排列,既为喜阴的土茯苓等药材遮荫保湿,自己也获得充裕生长空间。种植过程中,还循环利用周边养猪场经发酵处理的有机肥,借助智能滴灌系统精准施灌,真正实现“变废为宝、绿色循环”。
“当年种,当年就能挂果,一亩就有将近几千块钱的收入。三年就接近丰产,丰产的话每亩可以达到4到5万块钱一亩。”衡阳仕恒药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江波向记者介绍道。
项目快速落地和顺利推进,离不开当地优质的营商环境。从协调用工到政策对接,村里提供“母亲式”服务,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目前企业已长期聘用6名技术员和40多名本地村民,日薪100元且月结,人均月收入超2800元。产业链逐步形成,为百余名村民提供稳定就业,真正实现“顾家赚钱两不误”。
“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常宁种药材基地扩展到1万亩,太秋甜柿计划到常宁扩展到6万亩,把常宁打造成太秋之市,土茯苓药材之市。”衡阳仕恒药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江波说道。
记 者:曾锐 刘石朋 阳佳怡 徐静宜(实习)
编 辑:曾凡龙
二 审:袁丹
三 审:胡敏 刘阳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投稿邮箱:XMT19176751553@163.com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下载“大义常宁”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曾锐 刘石朋 阳佳怡 徐静宜(实习)
编辑:曾凡龙
本文为常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