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2025年全市“最是乡音解乡愁”民情大走访专题活动动员会议召开,市委书记罗卫华强调,“最是乡音解乡愁”民情大走访活动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也是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做好民情大走访各项工作,为加快建设山水田园新常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市委副书记、市长邓艳红主持,市委副书记、水口山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周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一花,市政协主席段鸣参加。
罗卫华指出,自去年7月份民情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各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坚持把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群众满意度作为大走访活动的着力点,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意、解决民忧,形成了干部下基层解民意、群众提建议促发展、上下“一盘棋”的局面。干部作风得到锤炼,政策宣传深入人心,群众诉求有效解决,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常宁形象持续提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市开展“最是乡音解乡愁”民情大走访专题活动的深化之年。为确保走访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长效化。罗卫华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民情大走访活动的重要意义。常态化开展“最是乡音解乡愁”民情大走访专题活动,既是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又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更是从制度上推动党员干部更好地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真正与群众汗洒在一起、事干在一起、情融在一起。大走访活动的开展,既充分彰显了“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服务理念,也是发现问题、化解矛盾、推进发展的必然选择。常态化开展“最是乡音解乡愁”民情大走访专题活动,既是做好信访维稳、基层治理、平安建设、民生底线等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问题大起底、矛盾大化解、社会大稳定的必要之举。
罗卫华要求,要聚焦重点难点,确保民情大走访活动落实落地。民情大走访的核心在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通过走访真正把群众的呼声带上来,把解决问题的办法带下去,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深入一线“听民声”,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讲清四句话、做好四件事;宣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省、衡阳市、我市“两会”主要精神等;宣传好“家门口就业”工程、优化营商环境“136”机制等招商招工政策,重点解读就业创业、教育“双减”、医疗养老等政策;聚焦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平安建设、信访维稳、优化营商环境、民生实事、安全底线等重点工作,分门别类建立问题台账和意见建议台账。要齐心协力“解民忧”,建立健全部门协同联动,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要注重常态“顺民意”,切实把民情“大走访”专题活动上升为新形势下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
罗卫华强调,要强化责任落实,确保民情大走访活动取得实效。全市上下要把常态化开展“最是乡音解乡愁”民情大走访专题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我市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坚持以上率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考核监督,广泛宣传引导,以使命强化担当,以担当强化责任,以责任强化落实,努力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邓艳红要求,要深刻认识到,常态化开展“最是乡音解乡愁”民情大走访专题活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是落实省委关于常态化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的“硬任务”,是锤炼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抓手。要树牢大局意识,全力抓好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要突出重点,全面深入“访”,用心用情“听”,协同配合“办”,以精准的举措推动工作提质增效。要强化责任,主动认领工作、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严格督查问效,以严实的作风确保工作落地生根。
会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金慧慧解读了《关于在全市常态化开展“最是乡音解乡愁”民情大走访专题活动的方案》。
走访个人、市直办理单位、乡镇、工作专班代表分别作典型发言。
袁立明、王武军、何晓钦、刘新华、彭建军等全体在家市领导参加。
记 者:曾锐
编 辑:李政民
二 审:袁丹
三 审:刘朝文 胡敏 刘阳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投稿邮箱:XMT19176751553@163.com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下载“大义常宁”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曾锐
编辑:源源
本文为常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