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罗卫华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衡阳市委决策部署,以“拼”的思想意识、“抢”的精神状态、“实”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苦干实干,奋力谱写常宁乡村全面振兴的璀璨乐章。市委副书记、水口山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周俊主持。
罗卫华指出,“三农”工作是关系全局的“国之大者”。对于我市而言,“小城市”“大农村”特征十分明显,可以说重点难点在农村,潜力后劲也在农村。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领会,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农业农村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清常宁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搞清楚我们到底有什么,找准坐标、找准方位、找准靶心,不断增强做好新发展阶段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罗卫华强调,全市上下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紧紧围绕我市68.59万亩耕地保有量和58.2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全力推进耕地恢复、补充耕地项目建设,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抓好高标准农田、水利等项目谋划和推进。落实粮食播种任务面积86.64万亩(其中早稻25万亩以上),产量36.88万吨以上。强化技术保障,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加快水稻新品种和智能化农机装备的引进、示范和应用,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好动态监测、精准帮扶、农民增收。要从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提升品牌影响力中提升农业生产产值。各乡镇要根据区域特点,在确保粮食面积的情况下,引导农民种植更多的高收益经济作物,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全力发展“两油两叶一棉”特色产业,做好“常”字号大米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应用,持续壮大湘黄鸡和生猪的饲养量。按照“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思路,打造更多的公共区域品牌乃至常宁的特有品牌。要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抓好规划引领,建好基础设施,做好环境保护。要加强改进乡村治理模式,着力构建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稳步推进农村制度改革,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守牢农村改革底线。
罗卫华强调,要牢牢把握重点任务、突出实干导向,咬定目标、保持定力,建强组织、传导压力、强力落实,要压实责任、勇于担当的干;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干;要加强保障、力戒形式的干,推动全市“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
会上,副市长吕晓毛宣读了有关通报。
罗桥镇、烟洲镇、塔山瑶族乡、胜桥镇、官岭镇、西岭镇、三角塘镇负责人分别作典型发言。
市领导袁立明、龙显蓉、王武军、刘新华、彭建军、王志华、许芹参加。
记 者:曾锐
通讯员:段祖荣
编 辑:李政民
二 审:袁丹
三 审:刘朝文 胡敏 刘阳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投稿邮箱:XMT19176751553@163.com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下载“大义常宁”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曾 锐 段祖荣
编辑:政民
本文为常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