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传奇的白马渡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方富贵 郑向春 编辑:源源 2023-09-24 15:56:14
时刻新闻
—分享—

8旭日舂陵河 徐瑞东摄.png

旭日舂陵河丨徐瑞东摄

相传在东汉时期,舂陵被誉为“龙兴之地”,舂陵流出的一条河叫“舂陵河”。

舂陵河畔,湖南省常宁市荫田镇段,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就是白马渡,是一个千余人的自然湾,位于大义山下。这里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传奇故事,承载着百姓们对大义和传统的崇敬。

据传,齐天大圣孙悟空在当差“弼马温”时,钟爱舂陵河边的大义山上的牛迹石,常常放养天马舂陵河,万马奔腾,惊天骇浪,这个壮观景象一时被当地人撞见,不禁惊呼,将这群天马怔住了,形成秀美的大义山麓前的龙门岭。其中,有一匹天马因贪食河畔的麦子,脱群掉队,逃过这一劫。为感恩,白马便为舂陵河畔帮两岸人渡河,因此得名白马渡。

道教之祖太清圣人老子李耳(又名李聃)骑青牛留足迹_看图王.jpg

仙牛踏印

随着时光的流转,天马逐渐化作一座长5米、高1.5米的石像,面朝南,尾朝北,守护着当地的百姓。人们还通过“枯水过马足,洪水过马头”来判断河水的水位。新中国成立后,白马渡人为怀念白马,曾更名为白马村,将这份传承与荣耀铭刻在了村庄的名字之中。

白马渡,位于常宁城东30公里处,东有犀牛下海,南有两龟出洞,西有大义山峻,北有二龙抢珠,是个风水宝地。

相传,舜帝南巡经过舂陵河时,被白马渡人过河的大义之举所感动。于是他带领随从和“三苗”对舂陵河进行改造,疏宽了河床,清除了险滩暗礁。从此,宜、潭、舂陵、湘江四水得以通江达海,洪水得以排泄,解救了万民的痛苦。

当时,舂陵河中两只恶龟一直兴风作浪,阻挠着舜帝的行程。舜帝怒视并命其退去,但恶龟不知天高地厚,继续肆虐。于是,舜帝用神兵利刃降服了恶龟,将其罚锁在白马渡南,又留下陈氏随从在白马渡血脉后人,并在湾头湾尾分别种下两棵姊妹樟,佑福这里人丁兴旺。

后来,四木星君帮助孙悟空收了妖怪,在押送犀牛精途中,他发现舂陵河没有河神护佑,便请求玉帝派遣犀牛精镇守舂陵河,造福百姓,并得以赎罪。如今,当人们往河东望去,远远看见一块大石头仿佛是下海的犀牛只露出尖尖角。

4千里烟波舂陵河  徐瑞东摄_看图王.jpg

千里烟波舂陵河丨徐瑞东摄

白马渡西边的大义山,巍巍耸入云宵,常年白云环绕,山顶真容常人难见。北边有两条山脉,形态宛如虚与委蛇,好象盘龙躺卧,与遥远的玄龟相呼应,好似一只躺卧的巨象形,象头朝南,象尾朝北,象征了土地的格局,也寄托着自然湾场的祥瑞。

陈氏家族是该地的代表之一。自唐文宗时期开始,陈氏家族以孝道治家,立家规,编家谱,建书堂,日益兴盛,唐昭宗时被赐予“义门”,成为“义门世家”。到了北宋至道三年,皇帝赐予御书33卷,并题为“真良家”,还赐予修建御书楼和玉音匾等荣誉。

宋朝景德年间,陈公延海成为福建兴化府莆田县的官员,获得宁海军节度使检校大保的封号,并在湖南耒阳东之平陵琉塘石等地获赐7500亩田地。自宋元时期开始,白马渡民众开始在当地开坑烧制陶器,逐渐形成了舂陵河沿岸最大的窑址群。出土的碗、杯、碟、壶、缸以及双领口坛数不胜数,加深了陶器制作业的繁荣。

明末清初,陈氏家族祖仲贞公发现舂陵河流的流向因制陶而错位后,带领族人将白马渡规划成象征祥瑞的龙格结布局,“二龙抢珠,北水回头,伸手探岸,官源不断”。明清时期,这里出了3位大学士、8位贡生、12位状元和1位进士等。

11水韵石趣云伊 徐瑞东摄.jpg

水韵石趣云伊丨徐瑞东摄

民国时期,白马渡出现了一位大力士,名叫陈建车。他身高超过八尺,曾经用脚踢动祠堂的百斤重的门柱,轻而易举地将其移位。尽管家境贫寒,他靠着体力劳动为生,常常从草桥街进城,扛起百余斤重的石狮或者展示技艺。每当他展示着如牛般的力量时,众人都惊叹不已,“此乃神人也!”一天,陈建车和邻居一起放牛,在舂陵河畔洗脚,正逢国民党征兵时期,一个军官想抓他壮丁。陈建车却说:“你稍等片刻,待我替牛洗脚再来。”接着,他用一只手抓住牛的后腿,轻松地抬起来几百斤重的耕牛,使其前脚着地,后脚悬空,这一幕让国民党军官和众人目瞪口呆。遂被誉“陈铁牛”,成为当地英雄。

1凤舞舂陵河 徐瑞东摄_看图王.jpg

凤舞舂陵河丨徐瑞东摄

1928年,朱德领导湘南起义,陈氏一族身怀“革命之大义”,曾将宗祠借于湘南起义部队,作为前线指挥部,后多次为共产党驻军。陈宝刚(朱德秘书)、陈宝楚等一批仁人志士在耒阳上架乡古楼堡突围战中英勇牺牲。

白马渡的这些传奇故事,记录了舂陵河流域的丰富历史和人文传统,也丰富了这个自然湾的文化底蕴,使白马渡成为了常宁的瑰宝。白马渡人凭借智慧和勇气,承载着白马的荣耀,将这片土地传承下去,将这片土地的美好和大义传承下去。

每一个白马渡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这些传奇故事,不仅见证着当地的荣耀和传统,也成为共同文化的一部分。白马渡人通过这些故事,追寻自己的根源,继承着先人的真诚品质和奉献精神,为民族的荣耀和传统做出贡献,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美好和大义。白马渡的传奇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这片土地的宝贵财富。


作 者:方富贵   郑向春 

编 辑:李洋源

二 审:袁丹

三 审:刘朝文 刘阳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投稿邮箱:XMT19176751553@163.com

尾巴.jpg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下载“大义常宁”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方富贵 郑向春

编辑:源源

本文链接:https://www.cnxww.cn/content/646743/68/1308294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常宁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