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的早晨,我带着不舍的心情离开了住了多年的单位宿舍,一辆三轮车伴随着吱吱呀呀的声音,载着我的零碎家当,缓缓驶向远方,其中有一件母亲珍视如命的旧棉袄。
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照耀着,我打算把被褥和母亲的旧棉袄清洗干净,晾晒在阳光下。然而,当我动手拆解那件棉袄时,八十岁的老母亲目光深沉地望着棉袄,仿佛在上面看到了岁月的印记。她的眼中充满了感慨,既有对时光流逝的伤感,也有对年华逝去的叹息。
棉袄上,我的名字依旧清晰可见,缝制的日期是一九七九年。那时的我十一岁,大妹小我三岁,小妹尚在襁褓之中。我们的父亲刚过四十,母亲才三十四,一家五口,生活在贫瘠的山区。
记得那时的农村,山里除了茂密的树木和竹林,其他物资极为匮乏,尤其是棉花和粮食。家中经济状况更是拮据,父亲在村小担任民办教师,每月仅得六元工资;母亲勤劳地在生产队出工,年终才能换得一家人的口粮。
随着孩子们的成长,父母亲开始为我们的衣着操心,特别是暖和的棉衣。作为家中的长子,我自然享有一些“特权”,比如每年都能穿上新衣服。而我的妹妹们,只能接过我穿旧的衣物,尤其是这件珍贵的棉袄。
四十年过去了,我们兄妹三人都已各自成家立业,但母亲始终保留着这件棉袄,它承载了太多的记忆和情感。
记得那年,母亲与父亲商量:“孩他爸,村里的絮匠来了,我们把积攒的棉花弹一弹,给孩子们做件棉衣吧?”父亲虽有些犹豫,但还是点了点头。
我们这些孩子围着弹匠,好奇地观看那神奇的技艺,跟着弹棉花的声音,咿咿呀呀地模仿着。母亲在旁边轻声告诉师傅:“在棉袄上放我儿子的名字吧,还有这个年份,这样以后好记些。”
大妹羡慕地追问:“那我和小妹的呢?”母亲温柔地回答:“你们还小,这件棉袄将来就是你们的。”
岁月流转,这件棉袄伴我走过了风风雨雨。我参加工作后,它又随我辗转到了偏远的山区学校。在寒冷的冬夜,它给予我温暖。每一次搬迁,母亲都会将它细心地缝补,虽然它的外表已不再光鲜。
现在,这件棉袄又回到了老家。我把它珍藏在柜子里,它不仅仅是一件衣物,它代表着母亲的牵挂、家的温暖,以及我成长路上那些难忘的岁月。
母亲的棉袄,承载着深沉的母爱,见证了我人生中的辉煌与低谷。它像我一样,从细腻柔软变得坚实沧桑。每当看到它,我都会想起那逝去的青春,以及那些在心中永远珍藏的回忆。
作 者:刘同钦
编 辑:刘姝彤
二 审:袁丹
三 审:刘朝文 胡敏 刘阳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投稿邮箱:XMT19176751553@163.com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下载“大义常宁”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同钦
编辑:源源
本文为常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