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宁市持续推进智慧医疗系统建设,通过科技赋能破解医疗服务痛点,让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及,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在常宁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诊室,医生正将患者的症状、病史等信息输入电脑。不同于传统诊疗,这里的电脑搭载了“中医AI”智能辅助系统,短短几分钟,系统就自动生成了中药处方和中医理疗处方两份方案。医生结合自身专业判断调整后,一份精准的诊疗方案很快确定,实现“人机双重诊治”。
常宁市第五人民医院综合内科主任陈林说:“因为中医大脑里面都是各位专家、各位名家综合起来的中医大脑处方和脉象,所以我们医院受益匪浅,我们医生也是受益匪浅。”
AI赋能不仅提升了诊疗质量,还带动了医院中医药服务的发展。目前,第五人民医院中药使用量较去年增长50%-60%,专门设立的康复理疗科,也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中医理疗服务,有效缓解了医院中医人才缺乏的难题。
市民雷娟说:“以前看中医要跑到大医院,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看中医,其次理疗也做的效果比较好,总的来说就是很方便。”
除了中医AI,常宁市“心电一张网”的建成,也让基层群众的心脏健康有了“远程守护者”。以常宁市人民医院为龙头,“心电一张网”已覆盖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单位,101个账号开通运行,远程心电诊断设备配备到位,形成“基层检查、总院诊断、数据集成、结果互认”的高效模式。在洋泉镇中心卫生院,村民做完心电图后,数据能实时传输到人民医院,由专业医生远程出具诊断报告。
洋泉镇中心卫生院心电图医师唐娟说:“‘心电一张网’开展之后,一般都只有几分钟,我们就可以马上出结果,对于重症的病人,我们也能够集成医院的医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
目前,常宁市人民医院与洋泉镇中心卫生院正联合建成示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未来,常宁市将持续深化智慧医疗建设,加快构建“1个中心+1个次中心+4个急救分站”的院前急救模式,让科技更好地服务民生,为市民健康筑起更坚实的屏障。
“我们将继续推动技术与医疗深度融合,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切实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操心事、烦心事,让更多市民享受到智慧医疗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常宁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梁敏说道。
记 者:陈瑶 李青洪 雷娟 阳佳仪(实习)
编 辑:李政民
二 审:袁丹
三 审:胡敏 刘阳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投稿邮箱:XMT19176751553@163.com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下载“大义常宁”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瑶 李青洪 雷娟 阳佳仪(实习)
编辑:源源
本文为常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