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舂陵河畔棉田如雪。白沙镇光荣村利用管控区土地资源,成功打造棉花产业,迎来2100余亩棉花的丰收盛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晨光中,基地里的棉花随风轻曳,雪白的棉朵缀满枝头,如同落入人间的云朵。数十名村民弯腰穿梭于田间,双手飞快地将雪白的棉桃摘入袋中,不一会儿便装满一袋。田埂边,一辆辆三轮车早已就位,刚采下的棉花经过称重后被迅速装车,满载着收获的喜悦驶出田间。
种植户曹清凤:“今年我种棉花有200多亩,长势比去年好多了,去年赚了两万多,今年肯定比去年还要更多。”
自8月25日开启棉花采收以来,光荣村已连续作业10天。每天有近百名村民参与其中,日均采收量近8000斤,预计今年全村总产量将突破60万斤。通过有效盘活土地资源,棉花产业不仅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村民李满花:“一天可以摘棉花七、八十斤,一天能赚百把块钱,而且做事就在家附近,带小孩也方便。”
除了实实在在地增收,政策支持也为棉花产业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去年,常宁每亩发放800元补贴,使亩均净收益达600元,进一步激发了规模化种植热情。如今,通过科学规划管控区土地用途,光荣村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还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提升。棉花产业正成为该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柱。
光荣村党总支书记曹书凡:“下一步,我们打算通过村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村民的收入和村集体经济。”
记 者:曾 锐 刘石朋 阳佳仪(实习)徐静宜(实习)
编 辑:汪明泉
二 审:袁丹
三 审:胡敏 刘阳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投稿邮箱:XMT19176751553@163.com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下载“大义常宁”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曾 锐 刘石朋 阳佳仪(实习)徐静宜(实习)
编辑:小明
本文为常宁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